电缆沟支架验收单秉承“质量为本,服务社会”的原则,立足于高新技术,科学管理,拥有现代化的生产、检测及试验设备,已建立起完善的产品结构体系,产品品种,结构体系完善,性能质量稳定。
本文目录一览:
电缆沟压顶工艺流程
1、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测量放线、沟槽开挖、槽底承载力检测、底板施工、砖砌方沟墙体并安装支架、墙体抹水泥砂浆、混凝土压顶及安装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等步骤。测量放线需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中规定的预留工作宽度,准确放出施工开槽线,经监理单位、施工单位双方复核确认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施工。
2、电缆沟压顶及盖板预制组件,包括混凝土预制的电缆沟压顶和电缆沟盖板,所述电缆沟盖板包括边框和内部的加强筋,所述边框和加强筋被混凝土一体浇筑在所述电缆沟盖板内;在所述电缆沟压顶上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,在所述电缆沟压顶的上部设置柔性垫片,所述柔性垫片的下部嵌入在所述凹槽内。
3、混凝土电缆沟(隧道)支模及钢筋绑扎工艺要求模板平整、尺寸准确,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。模板支撑需稳固,钢筋绑扎需均匀、可靠,预埋件应固定牢固且材质符合规定,保护层厚度需满足要求。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涂抹脱模剂,浇筑前模板内部需清洁,浇筑过程中需振捣密实,防止移位和漏浆。
电缆沟的施工质量验收规程是什么?
1、电缆沟内支架宜每800mm设一组,穿管前2米内不宜设支架,最下层电缆支架距地坪、沟道底部的净距不宜小于50~100mm。电缆沟、井需满足防止外部进水及渗水的要求,纵向坡度一般为6‰。通长电缆沟应考虑伸缩缝,电缆沟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,确保电缆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2、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、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,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。
3、电缆排列应整齐,无机械损伤,埋设深度应符合敷设规程标准;电缆沟、隧道内的电缆应安装在固定支架上,电缆或接头的金属部分不应与金属支架直接接触,应垫有绝缘垫层,金属支架的接地应符合规程要求;穿越楼板及墙壁的孔洞应用防火材料封堵;电缆线路铭牌应装设齐全、正确、清晰。(2)电缆终端。
4、盖板安装:运输时应考虑盖板受力方向,盖板反向受力,容易造成盖板断裂。将盖板搁置在电缆沟上,电缆沟两头采用经纬仪每20米左右定点。拉线调整盖板顺直及平整度。盖板搁置点底部搁置3mm厚橡胶皮垫,用以调整盖板的稳定性及表面平整度。
5、电缆敷设工程验收涉及多个关键环节。首先,电缆规格必须符合国家标准,确保其承载能力和适用环境。电缆敷设时,需保持有序排列,避免机械损伤,埋设深度需严格遵守规定,以保护电缆免受外力侵害。电缆沟和隧道内,电缆应稳固安装于支架上,金属部分通过绝缘垫与支架隔离,避免短路。
6、施工完成后,需进行验收。验收内容包括沟槽开挖深度、槽底高程、基底承载力、底板施工质量等。验收合格后,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。验收不合格的,需及时整改,直至合格。在电缆沟压顶施工中,需确保压顶的平整度和强度,以保证电缆的安全运行。压顶施工完成后,需进行养护,确保压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。
10KV电缆和110KV电缆能否同一电缆沟敷设?
根据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》GB5016的规定,10KV电缆和110KV电缆是可以同一电缆沟敷设的。在设计无具体要求的情况下,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距离参考表2中的规定。
可以的!层间要求可以参考GB5016的规定--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》。\x0d\x0a2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距离,当设计无规定时,可采用表2的规定。\x0d\x0a但层间净距不应小于两倍电缆外径加10mm,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不应小于2倍电缆外径加50mm。
可以,一般情况下,高压电缆与低压电缆尽量不要放在同一电缆沟中,但是摆放有要求,高压电缆和通讯、控制电缆不应放在同一层支架上,另外,因高压电缆散热较大,低压电缆宜放在高压电缆的下层。施工中,常见的是高压电缆与控制电缆、通讯电缆放于同一电缆沟中。低压电缆很少见,一般都是走桥架。
在电缆线路的敷设中,高压电缆与低压电缆虽然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和安全要求,但在实际施工中,它们确实可以在同一个电缆沟内进行敷设。然而,这种敷设方式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,以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和维护的便捷性。
能。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( GB50168—2006)中规定如下: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或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,当电缆无穿管或无隔板隔开时,最小平行净距为0.5m。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或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,当电缆穿管或用隔板隔开时,最小平行净距可降低为0.1m。
电缆线路的验收应进行哪些检查?
电缆线路的验收主要包括检查电缆的绝缘性能、导体的连续性以及护套的完整性等。需对电缆的外观进行检查电缆沟支架验收单,确保无破损、挤压和裂纹等现象。此外电缆沟支架验收单,还应进行电压测试和负荷测试电缆沟支架验收单,确认电缆的实际承载能力与设计相符。在验收过程中还需检查电缆的标识、走向以及防护措施的完备性。
现场电缆的验收检查 a) 电缆型号、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;排列整齐,无机械损伤;标识牌装设齐全、规范、清晰。b) 电缆护层的接线方式正确;接地互联箱和交叉互联箱的连接点均连接可靠。c) 电缆的接地点均与接地极连接,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(1)新电缆的验收试验1)结构检查。2)潮气试验。3)导体直流电阻测量。4)绝缘电阻测量。5)电容测量。6)介质损失角测量。7)阻抗测量(正序)。8)工频交流耐压试验(如无条件可不做)。9)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测量。(2)敷设中电缆试验1)潮气试验。2)绝缘电阻测量。3)导体及铅包连续性试验。
总则 0.1 为确保电缆线路安装质量,提升施工技术,保障线路安全运行,本规范应予遵守。0.2 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力、控制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与验收,特定行业如矿山、船舶、冶金、化工的电缆线路安装应符合专业规程。0.3 电缆线路安装应依据批准的设计进行。
电缆沟里的角铁支架规范
1、规范标准:钢材应平直,无明显扭曲。下料误差应在5mm范围内,切口应无卷边、毛刺。电缆沟内通长扁铁应固定牢固,接地良好,全线连接良好,上下水平。通长扁铁接头处宜平弯后进行搭接焊接,使通长扁铁表面平齐。电缆支架应固定牢固,无显著变形。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应大于5mm。
2、—12m、4—19m、6—19m四个范围。日本产角钢的长度选择范围为6—15m。不等边角钢的截面高度按不等边角钢的长边宽来计算。指断面为角形且两边长不相等的钢材。是角钢中的一种。其边长由25mm×16mm~200mm×l25mm。
3、电缆沟和电缆渠道的净宽以及电缆型号大小将决定支架的规格选择。对于三根电缆的放置,SFZ–3/540支架是理想选择,而二根电缆则适合使用SFZ–2/430支架。如需特殊规格,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。环境温度适宜范围为-20至+70℃。电缆支架的安装宜保持水平走向,若需倾斜,则需采取其他方法固定电缆。
电缆沟支架验收单在发展中注重与业界人士合作交流,强强联手,共同发展壮大。在客户层面中力求广泛 建立稳定的客户基础,业务范围涵盖了建筑业、设计业、工业、制造业、文化业、外商独资 企业等领域,针对较为复杂、繁琐的行业资质注册申请咨询有着丰富的实操经验,分别满足 不同行业,为各企业尽其所能,为之提供合理、多方面的专业服务。